COUNTERFEIT GODS《诸神的面具》(一)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面具下的表情歌词COUNTERFEIT GODS《诸神的面具》(一)   [美]提姆·凯乐(Timothy Keller)著;   吕允智/译   0. 简介·目录·引言   The Empty Promises of Money,Sex,and Power,   金钱、性爱与权力的空洞承诺,   and the Only Hope that Matters   以及脱离它们的盼望   正如尼采在《偶像的黄昏》(Twilight of the Idols)里所说,“在这世界上的偶像比真实的事物还多”,因为人心本是制造偶像的工厂。许多人把信心寄托在成功、金钱、爱情以及由这些组成的所谓美好人生之上,相信它们就是通往终极快乐的钥匙。这些无形却闪耀的偶像在人们寻求意义、保障、安全和满足的路上,占据了人心中极重的位置,人们依赖和信靠它们。   作者在书中指出,人们错把这些美好事物当作上帝,然而事实上它们根本不能解决真正的需要,反而操控了人的生命。所有我们曾经想要的美好之物都有可能成为偶像,最后变为手中的尘土,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尘土。   本书将带读者认清诸神的面具背后的虚假,分辨假神明带来的影响,也指出获得真正的自由的唯一路径,引领人回到那能满足人心渴望的真实面前。   谨致我能够分辨真假的三个儿子   大卫、迈克、乔纳森   目 录   引言:偶像工厂   1所有你曾经想要的东西   2爱情不是你全部的需要   3金钱改变了一切   4成功的诱惑   5权力与荣耀   6隐藏在生活中的偶像   7假神的末路   结语:认清并拆除你的偶像   感谢   参考书目   引言:偶像工厂   在这世界上的偶像比真实的事物还多。   ——录自尼采的《偶像的黄昏》(Twilight of the Idols)   奇特的郁闷   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开始以后,发生了一连串自杀的悲剧,都是发生在那些以前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身上。美国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的代理财务长,在家中的地下室上吊自杀;美国最大的房地产拍卖公司——谢尔登·古德公司——的执行总裁,在他红色的豪华捷豹跑车中饮弹身亡;一位负责管理许多欧洲皇室与名门贵族财产投资的法国财务经理,于麦道夫诈骗案中损失了14亿美元后,在麦迪逊大道的办公室里割腕自杀;汇丰银行的一位丹麦籍高级主管,于伦敦骑士桥酒店五百英镑一晚的套房中,穿着睡衣上吊自杀;一位贝尔斯登公司的高级主管,在得知摩根大通银行买了他已破产的公司,却决定不再雇用他之后,吞服了大量的药,然后从29楼的办公室跳了下去。他的一位朋友说:“贝尔斯登公司的这件事……彻底粉碎了他的心灵。”【所有这些自杀案例都发生在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之间。转载自http://copycateffect.blogspot.com/2009/04/recess-x.html。】这些残酷的情景仿佛再现了1929年股票市场崩盘的惨状。   1830年,法国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记下了他对美国的著名观察。他说有一种“奇特的郁闷萦绕着那些在丰富之中的居民……”【Alexis de Tocqueville,Democracy in America,trans. George Lawrence(New York,Harper,1988),p.296,引用于Andrew Delbanco,The Real American Dream:A Meditation on Hop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p.3。】美国人相信物质繁荣可以平息他们对快乐的渴望,但是这种盼望只是个幻觉,因为正如托克维尔所说的:“这世界上不完美的喜乐,永远无法满足人心。”【同上出处。】这种奇特的郁闷虽以各种方式显出,但都引向相同的结局,那就是绝望——那种遍寻不获的绝望。   伤心与绝望是不同的。伤心是源于失去了某件好东西,其痛苦可以用其他的事物来抚平和安慰,因此如果你在事业上遭受挫折,还可以在家中找到安慰得以度过。但绝望则是无法被安慰的,因为它是源于失去了终极的东西。当你失去了终极的生命意义和盼望时,没有其他的事物可以帮助你度过,因此你的心灵就破碎了。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奇特的郁闷”,以至于它甚至在景气狂飙的时刻就已经穿透了我们的社会,而在繁华不再时它就完全转为绝望?托克维尔说它是源自于追求“世界上不完美的喜乐”,并且把整个人生建造于其上。这就是偶像崇拜的定义。   一个充满偶像的文化   对现代人来说,“偶像崇拜”让人想到的是原始部落里的人在泥塑木雕的像面前屈身俯伏膜拜。新约圣经的使徒行传中对古希腊罗马世界的文化有生动的描述:每个城市都有其所喜爱的神明,并且有为之建造的神坛以供人膜拜。当保罗到雅典时,他见到整个城市充斥着各种神明的像(17:16),其中以巴特农神庙的雅典娜女神(Parthenon of Athena)为首,公共场所里还有其他各种神明,例如掌管美丽的女神阿芙洛蒂忒(Aphrodite)、战神阿瑞斯(Ares)、掌管生育和财富的女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工艺之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等等。   我们当代的社会和古代的社会在根本上并无不同,每一种文化中都有它们各自的一套偶像及其“祭司阶层”、图腾、礼仪,而且也有其“神坛”——不论是办公大楼、美浴中心、健身房、技艺工作室或是运动场——人们奉献于此,为了得着美好生活的福分,或为了避免灾害的来临。在我们个人的生活和我们的社会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掌管美丽、权力、金钱和成就的神明,但它们的形象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可能没有真的向掌管美丽的女神阿芙洛蒂忒屈身下拜,可是许多年轻女性却过度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外观,以至于陷入抑郁症和饮食失调之中;我们今天可能没有真的给掌管生育和财富的女神阿尔忒弥斯烧香,可是当金钱和事业的地位无限上升时,我们就好像是在用孩童献祭一样——为了得到事业上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财富与名声,我们就忽略了家庭和社会的需要。   当纽约州长斯皮策(Eliot Spitzer)因召妓事件而自毁前程时,《纽约时报》的评论家布鲁克(David Brooks)注意到,我们的文化产生出一群“阶层与人际关系不平衡”的高成就族群:他们拥有很好的社交技巧来建立与上司和老板的“垂直性关系”,但却缺乏技巧来建立与配偶、朋友和家人的“水平性关系”。“有数不清的总统候选人宣称他们是代表家庭出来竞选的,但事实上他们的生命时光却几乎完全放在远离家人的竞选旅途上。”当年日飞逝,他们在沮丧中体会到“荣华如画饼充饥,斯人终竟憔悴孤独”【David Brooks,“The Rank-Link Imbalance”,New York Times,March 14,2008.】;但此时他们的配偶和儿女都已与他们十分疏离,而他们为了疗伤止痛,便发展出婚外情或做出其他极端越轨的事来医治内心的虚空,最后造成了家庭破裂或发生丑闻,或两者都有。   他们为了成功之神的青睐,虽然牺牲了所有却还意犹未尽。自古时起,对于这种嗜血的神明人们就难以令它满足,迄今丝毫没有改变。   心中的偶像   在过去二十年中,网络公司崛起,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产生泡沫经济,那时若要说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服人的;但是到了2008-2009年的经济大崩溃时,所谓的“贪婪文化”就彻底现形了。贪婪并不只是有不良的行为而已,而是如使徒保罗许久以前所说的:“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歌罗西书3:5)他的意思是说,金钱可以披上神性的特质,让我们与它之间变成敬拜与顶礼的关系。   金钱也会成为一种心灵中的瘾癖。它就像所有的瘾癖一样,受害者都不知道其作用到底有多大。我们越来越想去冒险得到那越来越达不到的满足,直到我们崩溃为止;而当我们开始复原时,又不禁会自问:“我们以前是怎么想的?我们怎么会那么盲目?”我们如从宿醉中醒来一样,完全记不得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会失去理智地做这种事?为什么我们会完全看不见什么才是对的?   圣经的答案是:因为人心是一个“偶像工厂”【在近十五年的学术界,又再度风行以偶像崇拜作为心理及社会文化分析中的一个主要范畴。在早先的全盛时期,费尔巴哈(Feuerbach)、马克思、尼采等人使用“偶像崇拜”一词批评宗教和基督教本身,认为教会是为了增进本身的利益,而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见Merold Westphal,Suspicion and Faith:The Religious Uses of Modern Atheism(The Bronx:Fordham,1999)。在一度沉寂之后,两位杰出的犹太哲学家哈尔伯塔尔(Moshe Halbertal)和马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写了《偶像崇拜》一书,以严谨的学术探讨将此观念之研究再度带入新局面,见Moshe Halbertal and Avishai Margalit,Idolatr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在此著作之后,最近又有不少关于此主题的学术佳作出现,一时蔚为风潮,例见Stephen C. Barton,ed.,Idolatry:False Worship in the Bible,Early Judaism,and Christianity(London and New York:T and T Clark,2007),G. K. Beale,We Become What We Worship:A Biblical Theology of Idolatry(Downers Grove,Ⅲ.:Inter-Varsity Press,2008),Edward p. Meadors,Idolatry and the Hardening of the Heart:A Study in Biblical Theology(London and New York:T and T Clark,2006),Brian S. Rosner,Greed as Idolatry: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a Pauline Metaphor(Grand Rapids,Mich.:Eerdmans,2007).】。   当大多数人说到“偶像”时,想到的是那些实体的塑像,或是考威尔(Simon Cowell)【译注:考威尔是“美国偶像”及“英国达人”等才艺节目的著名评审。】所钦点的下一位流行音乐明星。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地方仍保有传统的偶像崇拜,但是我所要说的是内心的偶像崇拜,那是普遍存在于人心中的。在以西结书14:3中,上帝论到以色列的长老说:“这些人已将他们的假神接到心里。”这些长老们一定会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回应上帝:“偶像?什么偶像?我没有看到什么偶像!”然而上帝所指的是人心将一些美好的东西——例如成功的事业、爱情、财产,甚至家庭——转变成终极的目的。我们的心将它们奉为神明,以它们为生活的中心,因为我们以为只要得到它们,它们就可以提供给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保障、安全和满足【圣经中所谓的拜偶像,自然是包括以仪式敬拜以色列真神上帝之外的其他假神——拜异教或异族的假神,或“亲它们的手”,或献祭给它们(出埃及记20:3,23:13;约伯记31:26-28;诗篇44:20-21)。任何这样做的人就是离弃了上帝的救恩(约拿书2:8)。然而圣经也明白地表示,不是只有实际屈身在假神之像面前才叫做拜偶像;即使外表没有实际地这样拜,在心灵中也会有拜偶像的情况发生(以西结书14:3-11),那就是在心中以某些受造的事物来取代上帝,成为生活的中心。例如先知哈巴谷提到巴比伦人时,说“他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哈巴谷书1:11),又说他们向他们的军事力量“献祭……烧香”(哈巴谷书1:16)。又如在以西结书第16章和耶利米书第2-3章中,先知们不约而同地指责以色列人与埃及和亚述缔结保护盟约,说这是拜偶像的行为——这些结盟是以付出昂贵贡银及政治上称臣来换取军事上的保护——先知们认为这是拜偶像的行为,因为以色列人是在仰赖埃及和亚述提供给他们原本应该只有上帝可提供给他们的保护(Halbertal and Margalit,Idolatry,pp. 5-6)。当扫罗王不顺从撒母耳所传之耶和华的吩咐,而如同一般做王的人那样自行决定一些事务及外交政策时,他就被先知撒母耳指责,说顽梗不顺服耶和华就是拜偶像(撒母耳记上15:23)。因此,在圣经中所说的拜偶像是指仰赖自己的智慧、能力或其他受造的事物,来提供原本应该只有上帝能提供的力量、肯定、安慰及保障。我们可以在清教徒克拉逊(David Clarkson)的“心灵拜偶像使人从天堂堕落”(Soul Idolatry Excludes Men Out of Heaven)这一讲章中,看到新教对拜偶像的传统解释。他将拜偶像的行为分成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的”拜偶像是实际地向一个实体的像敬拜,而“内在的”拜偶像则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当你的意念几乎都被某事物所占据,而你的心和感情也几乎都在它上面,那就是心灵在崇拜它;然而这原本……应该是只有上帝才配得的荣耀,就是能在我们的心思意念和行动中拥有最崇高、最优先的地位。”见David Clarkson,The Works of David Clarkson(Edinburgh:James Nichols,1864),vol. 2,p. 300。】。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这部作品的中心物件是一个黑暗魔君索伦的权能之戒(Ring of Power),它会败坏任何想要使用它的人,无论其动机是如何的好。这个戒指就如西佩教授(Tom Shippey)所说的一样,是一个“心灵扩大器”,它会将心中最深的渴望,放大到偶像化的比例【译注:西佩教授是研究《魔戒》作者托尔金[J. R. R. Tolkien]的专家。Tom Shippey,J. R. R. Tolkien:Author of the Century(New York:Houghton Mifflin,2000),p. 36.】。《魔戒》中有一些好的角色,他们想要使受奴役的得到自由,或想要保存他们的领土,或想要用公义惩罚作恶的人。虽然这些都是好的目标,可是这权能之戒会使他们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不惜做出任何行为。于是这就将好事绝对化,以至于颠覆了所有其他方面的忠贞和价值。戴上这个戒指的人会被它无限增强地奴役,并且会沉溺于它,就像一日不可或缺的偶像。因为我们的生活必须要拥有它,所以它就驱使我们打破曾经奉行的原则,不惜伤害别人与我们自己以得到它。不论是在托尔金的小说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偶像就是属灵上的瘾癖,至终会引我们到可怕的邪恶之中。   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偶像   有一些文化时刻——例如爆发许多自杀事件的现在——会为我们带来警醒的机会,因此现在很多人比较容易接受圣经中对金钱的警告,即金钱可能会变得不只是金钱而已,它会变成改变生命、塑造文化的神明,变成令崇拜它的人心碎的偶像。但不幸的是我们只注意到贪婪的问题,以为那是“有钱人”的问题,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真理: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偶像,而且所有东西都已经成为偶像了。   世界上最著名的道德规范就是十诫。十诫中的第一条是:“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埃及记20:2-3)这句话自然引出了一个问题:“‘别的神’是指什么?”答案就是:“雕刻偶像……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出埃及记20:4-5)这包括了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大多数人知道我们会把金钱当作上帝,或把爱情当作上帝,但其实生命中的任何一样事物都可能成为偶像,或说是成为上帝的代替品,即假神。   我最近听到一位野战军官的故事。他因为过度地要求部队进行体能和军事训练,反而破坏了士气,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因为沟通破裂而导致死伤惨重。我认识一位女士,她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贫穷,因此当她长大成人以后,为要追求经济上的保障而错过许多美满姻缘的对象,后来她嫁给一位她不爱的有钱人,但不久之后就以离婚收场,而她也就陷入了自己最害怕的经济困难中。有些大联盟的棒球球员为了把球打得更好,能跻身棒球名人堂,就服用类固醇等禁药,最后不但身体受到伤害,名誉也受到更大的损失,下场比他们安分守己时还更糟糕。   这些人原本想将幸福快乐建筑在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上,但最后这些东西却变为他们手中的尘土,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尘土。在以上每一个例子中,一件美好的事物被膨胀到了超级重要的程度,因此它就压过一切能与之抗衡的价值【Moshe Halbertal and Avishai Margalit,Idolatr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pp. 245-246。在这本极具权威的书末尾,两位作者如此总结偶像崇拜的本质:“赋予某件事物终极的价值,并不一定是指赋予它一些形而上的、神性的特质,而是指在生活上对它完全投入和终极委身。绝对价值可被赋予在许多事物上……从这种敬拜的延伸意义来说,这种宗教性的态度并不是指玄学的部分或惯常仪式的表现,而是指一种绝对委身的形式,一种将某事物变成如同上帝一般的态度。将一件事物变成一个具有绝对性的东西,乃在于让它变成能压倒其他事物,并且让它能要求一切;即让它的地位超过任何能与之抗衡的一切……将任何不具绝对价值的事物变成具有绝对价值,并且让它成为奉献式生活的中心,就是偶像崇拜。”】。但是这些假神总是令人大失所望,而且常常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这样说来,想要军队有训练、经济有保障,或是运动上卓越,难道都不对吗?绝不是的!这些故事都向我们指出一个通病,那就是当我们听到圣经中拜偶像的概念时所会犯的一个错误:我们常以为偶像都是不好的东西,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东西越好,我们就越希望它能满足我们深处的需要和期望,因此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能会变成假神,特别是那些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   如何制造一个假神   偶像是什么?偶像就是——对你来说——任何比上帝更重要的事物,任何比上帝更吸引你的心和你的幻想的事物,或任何你以为可以借之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事物,但其实那些东西是只有上帝能赐给你的【“当一种有限的价值……(变成)可以决定其他价值的中心价值……(并且)被高举为人生意义的核心,被幻想成最终价值的来源,那么它就成了犹太教徒或基督徒所谓的假神……要能被人当成假神来敬拜,那个事物一定是够美好,才会被人视为是正确价值体系的中心……当某个有限价值的事物被人敬拜、喜爱,并被视为是快乐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时,它就成了人的假神。”见Thomas C. Oden,Two Worlds:Notes on the Death of Modernity in America and Russia(Downers Grove,Ⅲ.;Inter-Varsity Press,1992),p.95。】。   假神就是任何在你生命最中心、最重要的事物,你若失去了它就会感到生命没有价值。因为偶像在你的心中具有控制的地位,所以你会不假思索地将热情和精力、感情和金钱都花在上面。这个偶像可能是你的家庭和儿女、事业和赚钱、成就和赞赏、“面子”和社会地位;它也可能是爱情、同侪的接纳、能力和技术、安全和舒适的环境、美丽、聪明、伟大的政治或社会理想、道德、品格,甚或是在基督教事工上的成效。若是你人生的意义仅在于解决别人生命中的问题,一般会称这种情况为“互相依附”(codependency),但其实这也是一种偶像崇拜。   简言之,任何一件事物都可能会成为偶像,只要当你看到它时心中最深处会感到:“如果我拥有了它,我的人生就有了意义,我就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也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有保障。”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描述出我们和那件事物的这种关系,而其中最适合的描述也许就是“崇拜”二字。   古老的异教将万物都看成是神明,但这现象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并没有什么稀奇。他们有性欲之神、工作之神、战争之神、财富之神、国家守护神——在他们的描述中,人的内心或生活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有一位神明来统治或服务人。但是,如果你真的将心中或生活中的事物“神化”,那么你就是在崇拜偶像了。举例来说,拥有美丽的外貌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让“美丽”成为生命中或文化中最重要的事那么你有的就不只是“美丽”,而是有了掌管美丽的女神阿芙洛蒂忒了。这时你会看见许多人,甚至整个文化,都在为外貌而苦恼,并且为了外貌而过度地花费时间和金钱,又愚蠢地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人。由此可见,如果有任何事物比上帝更能影响到你的快乐、生命意义和自我认同,那它就是偶像了。   圣经中对偶像概念的定义是极为精细而复杂的,它包含了理性、心理、社会及灵性等方面。有个人层面的偶像,例如爱情、家庭、金钱、权力、成就、健康、身材、美貌,或是能进入某个社交圈,或是在感情上被别人需要等等。许多人想借此得到人生的盼望、意义和满足,然而这些只有从上帝那里才能得到。   还有一些是文化上的偶像,例如强大的军力、发达的科技以及繁荣的经济等等。传统社会里的偶像包括了家庭、勤奋、责任及道德品格;西方文化中的偶像则包括个人自由、自我实现、个人富足及功成名就。这些美好的事物在社会中发展出不成比例的规模和力量,它们向我们承诺说,只要我们将生命建筑于其上,我们就会有保障、平安和快乐。   此外,也有理性上的偶像,它们通常被称为“意识形态”。举例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知识分子普遍接受卢梭(Rousseau)的人天生性善之说,认为社会上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不良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个幻象。被称为英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筑师的韦布(Beatrice Webb)曾写道:   在我的日记里——大概是在1890年吧——某处写着:“我把一切都孤注一掷地赌在人性的良善上……”(35年后的现在,我意识到)人性中邪恶的冲动和直觉,是多么的久远——而你能借着(社会)机制所改变的,又是多么的有限——例如对财富和权势的追求……除非我们能控制邪恶的冲动,否则没有任何的知识和科学会有效果。【Margaret I. Cole,ed. Beatrice Webb's Diaries,1924-1932(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956),p. 65.】   1920年,英国作家威尔斯(H. G. Wells)在其所著的《世界史纲》(Outline of History)一书中,肯定并赞扬人类的进步。但他在1933年所著的《未来的趋势》(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一书中,却又为欧洲国家的自私与暴力而感到惊恐;他认为唯一的希望,就是知识分子要掌握和执行一种强制性的教育,强调和平、公正与平等。而到了1945年时,他在其科幻小说《黔驴技穷》(A Mind at the End of Its Tether)中写道:“人类喜欢自称为万物之灵,但他们已经……出局了。”威尔斯和韦布的问题出在哪里?他们是把部分的真理扩大成了包含一切的真理,即可以借来解释并改进所有事情的真理;我们若“把一切都孤注一掷地赌在人性的良善上”,就是把“人性的良善”放在上帝的位置上了。   最后,在不同的职场中也有一些不能妥协的绝对价值,这些也成了偶像。举例来说,在商业世界里,因为要达到终极目标——利润——就要压抑个人的感情和特质;但在艺术的世界里则恰恰相反——为了要自我表现,所有其他的价值都可以被牺牲,而且还会将之冠以“救赎”之名,即认为人类所需要的就在于此,超乎一切之上。   这世界到处都充满了偶像。   爱、信靠与顺服   圣经用了三个基本的隐喻——婚姻、宗教、政治——来描述人心与偶像的关系:爱偶像、信靠偶像与顺服偶像【罗斯拿(Brian S. Rosner)对于这三种模式的圣经解释,以及历年来如何诠释它们,有根有据地作了最好的呈现,见第43-46页及第10章。他的各种分析大多基于哈尔伯塔尔(Moshe Halbertal)和马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的《偶像崇拜》一书。大多数说到拜偶像的书只会强调这二种模式中的一种。见Brian S. Rosner,Greed as Idolatry: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a Pauline Metaphor(Grand Rapids,Mich.:Eerdmans,2007)。】。   圣经有时用婚姻的关系来讲偶像。上帝应该是我们真正的配偶,但当我们贪恋或喜悦上帝以外的事物时,我们就犯了灵性上的淫乱罪【圣经中清楚地说到我们拜偶像就是犯淫乱罪,是对上帝——我们真正的配偶——不忠实。经文包括:耶利米书2:1-4:4;以西结书16:1-63;何西阿书第1-4章;以赛亚书54:5-8,62:5。又见Moshe Halbertal and Avishai Margalit,Idolatr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第1章。】。爱情或成功可能会成为我们“错误的情人”,因为它们会使人感到被爱和有价值。偶像占据了我们的幻想,所以只要看看我们在白日梦中都在想些什么就可以见到它们:我们最喜欢幻想些什么?我们最爱做的梦是什么?我们渴盼这些偶像爱我们,带给我们价值感,使我们有美丽、特殊和重要的感受。   圣经也经常用宗教的隐喻来讲偶像。上帝应该是我们真正的救主,但是我们却在个人成就或经济富有里寻找我们所需要的平安和保障【圣经中清楚地说到拜偶像是一种自我救赎,是拒绝上帝做我们真正的救主。经文包括:上帝曾问他的百姓说:“你为自己作的神在哪里呢?你遭遇患难的时候,叫他们起来拯救你吧!”(耶利米书2:28)另参士师记10:13-14;以赛亚书45:20;申命记32:37-38。又见撒母耳记上15:23,那里说到骄傲顽梗的自我满足也被视为是拜偶像。】。偶像会让我们感到受控制,所以我们可以在晚间的噩梦里看到它们:我们最担心什么?我们若没有什么东西就会失去活着的价值?我们误信这些东西会保护我们,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祭品”来讨好满足这些神明,渴盼它们能带给我们自信心和安全感。   圣经也会用政治的隐喻来讲偶像。上帝应该是我们唯一的主宰和元首,但当我们喜爱和信靠其他的事物时,其实我们就是在事奉它们。任何对我们来说是比上帝更重要、更不能妥协的东西,就都成了奴役我们的偶像【圣经中清楚地说到拜偶像是属灵的背叛,是背弃我们真正的君王。经文包括:撒母耳记上8:6-8,12:12;士师记8:23。罗马书1:25-26教导说,不论我们敬拜什么,或以什么为生活的中心,我们一定会“事奉”并顺服那对象;经文接着又说,这意味着我们的心会被无法控制的强烈冲动和欲望紧紧抓住而无法自拔。在新约圣经的其他部分中,每次说到个人需要有所改变时,也都会提到这类属于拜偶像的、奴役人的欲望(希腊文是epithumia),见加拉太书5:16-21;以弗所书2:3,4:22;彼得前书2:11,4:2;约翰一书2:16;雅各书1:14-15。又见Moshe Halbertal and Avishai Margalit,Idolatr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第8章。】。我们可以从自己最强烈的情感中看到这类偶像:有什么事物会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愤怒、焦虑或失望?有什么事物会使我们摆脱不掉罪咎感的痛苦?当我们感觉到我们必须拥有某些东西否则生命就失去意义时,这些东西就成了控制我们的偶像。   不论是什么,控制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主宰。寻求权势的人就被权势所控制;寻求被接纳的人就被他所想要取悦的人所控制。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而是被生命中的主宰所控制。【Rebecca Pippert,Out of the Saltshaker(Downera Grove,Ⅲ.:Inter-Varsity Press,1979),p.53.】   许多被人认为是“心理问题”的,其实只是偶像崇拜而已。完美主义、工作狂、长期的优柔寡断、对别人的控制欲——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把美好的事物变成了偶像,以至于后来它们把我们逼到一个地步,好像我们非得满足它们不可。偶像操控着我们的生活。   解除魔咒的机会   我们在前面提过,伤心和绝望有很大的不同:绝望是无法被安慰、不能承受的伤心,然而在大多数的状况下,这两者的差别乃在于是否为偶像崇拜。   有一位韩裔商人因为损失了将近三亿七千万美元的投资而自杀身亡,他的妻子告诉警方说:“当全国股票市场指数降到一千点以下时,他就不吃饭但却狂饮了几天,最后决定自杀。”【这些自杀案例引自先前提到过的博客http://copycateffect.blogspot.com/2009/04/recess-x.html。】在2008-2009年的经济大危机中,我听到一位名叫毕尔的男士说,他三年前成为基督徒,现在他最终极的安全感已由金钱转移到与上帝的关系上,而这关系是借着基督而建立的【我在本书中为解释一些原则所举的例子,都不是用当事人的真名。】。他说:“如果这场金融风暴发生在三年前,我不知道自己会怎样面对,要如何才能继续往前走。但今天,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我这辈子从来没有比现在更加喜乐。”虽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俗世界里,偶像——那些灿烂闪耀的神明——握有我们心中对它们的信靠,但是当全球的经济变得一团混乱时,许多我们多年崇拜的偶像就在我们四周粉身碎骨、化为灰烬。现今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因为我们有了短暂的“解除魔咒”的经验;在古老的故事中,巫师会对人下魔咒,当魔咒被解除时,受困的人就有逃脱的机会。不过,魔咒能被解除的时机往往是个人性的,当我们看到自己寄以重望的某些庞大企业或是伟大理想或人物,不能实践(我们以为的)承诺时,我们才会觉醒。但像这样的时机极少发生在整个社会中。   我们若是要脱离绝望而继续向前行,就必须要分辨出在心里和在文化中的那些偶像。但这还不够;我们若要脱离假神的毁灭性影响而得着真自由,唯一的方法就是回到那一位真实的上帝面前。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曾在西奈山上以及十字架上启示了自己;他是我们唯一的主宰,只要你找到他,就能得到真正的满足,而如果你曾令他失望,他也会真正地原谅你。   (C0 end)   1. 所有你曾经想要的东西   可能会发生的最糟糕的事   许多人努力一生,就是希望心中的美梦成真。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追求幸福”吗?【译注:这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的片名直译。】但我们为了得到心中所想要的东西,就想尽各种方法去得到,甚至愿意作出许多的牺牲;然而我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照着我们心中最深的愿望而行事,可能会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最糟糕的事。   我和妻子认识一位名叫安娜的单身女性,她极度希望能够生养儿女。后来她终于结婚了,虽然已经超过适合生产的年龄,但她不顾医生的建议,还是生了两个健康的宝宝。但是她的美梦并未成真,因为她极强烈地盼望能给孩子们完美的生活,结果造成她不能真正地享受养育他们的快乐。她过度地保护孩子,心中充满恐惧和焦虑,并且控制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而这一切都使得全家非常痛苦。她的老大在学校的表现很差,有严重的情绪障碍;老二则是充满愤怒。她想让孩子们过美好人生的盼望与驱动力,却很可能是毁掉他们的原因。安娜实现了心中最深的愿望,但到最后这却可能成为发生在她身上的最糟糕的事。   美国女作家何媚(Cynthia Heimel)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写道:“一个人的成名之时,就是他变成怪兽之日。”然后她列出三个好莱坞的大明星,是她在他们成名之前就认得的。她说他们曾经是“非常和善可亲的普通人……可是现在成了大人物,他们的怒气就变得非常可怕。”她说,在“名人或明星”头衔的压力下,会把人个性上所有的瑕疵和缺陷都放大到两倍以上【Cynthia Heimel,If You Can’t Live Without Me,Why Aren't You Dead Yet?(New York:Grove Press,2002),p.13。这段文字最早刊于纽约市的一份报纸《城市之声》(The Village Voice)上。】。你可能想知道这三位上世纪80年代的明星是谁,但其实你不必知道,因为现在许多报章杂志上的“头牌”明星,还是活在同样的模式之中。名字会换来换去,但是这种形态是永远不变的。   拜偶像的必然性   为什么要实现心中最深的愿望,反而经常会造成大灾难呢?在圣经的罗马书中,使徒保罗说到上帝对人会采取的最严重的处置之一,就是“任凭他们逞着心里的情欲”(1:24)。为什么让人最美好的梦想成真,会是人所能想象到的最可怕的惩罚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把这些欲望塑造成了偶像。在下一节经文中,保罗把人类的历史总结成一句话:“他们……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1:25)每一个人都是为着某种事物而活,它会占据我们的幻想,获得我们心中最根本的忠诚和盼望。但是圣经告诉我们,若没有圣灵的介入,我们所崇拜的就绝对不会是真神上帝自己。   如果我们想要从被造的事物中,得着那些只有上帝能赐给我们的人生意义、盼望和快乐,那么最后我们就会因为得不着它们而失望和心碎。前面我们所说的那位安娜女士,她之所以毁坏了孩子的人生,并不是因为她在和他们的关系中“爱他们太多”,而是因为她爱上帝太少,结果孩子成了她的神明,最终在她重量级的期望之下被压垮了。   有两位熟知圣经的犹太哲学家下了这样的结论:“圣经的中心原则,就是要人拒绝拜偶像。”【Moshe Halbertal and Avishai Margalit,Idolatr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p.10.】因此圣经中充满了许多的故事,描述了各种形式的偶像崇拜及其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所有人心会选择的假神——无论是爱情、金钱、成功,还是权力,圣经中都有一段强有力的叙述是针对那种特定的偶像,解释它如何运作在我们的生命中。   圣经中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是亚伯拉罕,他就像古代大多数的人一样,盼望能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他的这个盼望变成了他心中最深的欲望。经过了一番周折,最后他终于有了一个儿子,这使得他所有的盼望都得着满足。然而后来上帝却呼召他要舍弃,要将之完全献上。   亚伯拉罕的呼召   根据圣经的记载,上帝临到以色列的先祖亚伯拉罕,并且赐给他令人惊讶的应许:如果他忠心地顺服上帝,上帝就要借着他和他的后裔赐福给地上的万国。但为着应许的实现,亚伯拉罕必须离开家乡:“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创世记12:1-3)上帝呼召亚伯拉罕离开他所熟悉的一切——他的朋友、大多数的亲人,以及一切对他来说代表保障、财富和平安的事物——到旷野去,而他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上帝呼召他,要他为了上帝的缘故而放下几乎所有属世的盼望和人心所渴望的事物。   于是他就照着上帝的话做了。上帝要他“离开”,于是他就“出去”了——“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希伯来书11:8)   不过,虽然上帝的呼召要求他放下所有的盼望,但上帝也给了他新的盼望。上帝的预言是说地上万国要因他的家——“你的后裔”(创世记12:7)——而得福;这表示他一定会有儿子。然而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能怀孕,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她是不可能有孩子的,但是上帝却应许亚伯拉罕会有一个儿子。   一年年地飞逝,转眼就过了十年,上帝的应许变得越来越难以让人相信。最后,当亚伯拉罕过了一百岁,而妻子撒拉也过了九十岁时(创世记17:17,21:5),她生了儿子以撒。这明显是上帝的作为,因此以撒的名字意思是“喜笑”,一语双关地表达出他父母亲的喜乐,以及他们很难相信上帝的应许居然会实现。   多年痛苦地等待,让他们付出了许多代价,这是许多不孕的夫妇可以一同为证的。几乎没有止境的延迟,熬炼着亚伯拉罕的信心,然而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这些不孕的年岁,也产生了另一个影响。从来没有一个人比亚伯拉罕更盼望有儿子,而他为了等待这一个应许的实现,已经放弃了所有。当他的儿子出生时,他感到自己可以在众人面前见证,自己抓住上帝的话而放弃一切,绝不是个傻瓜。他终于有了一个后裔,是和他相像的儿子,这也是所有古代中东族长们所期盼的事。他经过长久的等待和牺牲,最后他的妻子终于生了一个婴孩,而且还是个男孩!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他的等待和牺牲,是为了上帝,还是为了儿子?上帝只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吗?亚伯拉罕最终是把他的心交托给了谁?亚伯拉罕是否拥有信靠上帝之人所拥有的平安、谦卑、勇敢和坚定,而不看环境、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能力?他有没有学会单单信靠上帝,因上帝自己而爱他,而不是因上帝的赏赐而爱他?没有!他还没学会。   亚伯拉罕的第二个呼召   当我们的朋友安娜——那位迫切想要孩子的女士——最后终于怀孕时,她以为自己将会“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然而悲哀的是,这美景并未发生,而且通常极少发生。许多渴望有孩子的夫妇都相信,只要有了孩子,他们所有的问题就都会得以解决;但事实绝非如此。   创世记第12-21章的读者也可能会认为以撒的出生是亚伯拉罕人生的最高峰,也是最后一幕。他的信心已经得胜,而且他完成了上帝的呼召,就是要离开本乡和等候生一个儿子的呼召,所以现在他可以死而无憾了。可是令我们惊讶的是,亚伯拉罕再次听到上帝的呼召,而且这个呼召极其令人震惊!   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创世记22:2)   这是最高的考验。以撒是亚伯拉罕的一切,正如上帝的呼召中所清楚陈明的——他并没有仅仅称这个孩子为“以撒”,而是称他为“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在此显出,亚伯拉罕对儿子的慈爱已变成了爱恋。从前亚伯拉罕的生命意义在于倚靠上帝的话语,但现在却变成了倚靠以撒的爱和他的幸福。亚伯拉罕生命的中心正在转移。上帝并没有说你不能爱你的儿子,但是你不能将你所爱的那一位变成了神明。如果任何人将孩子摆在真神上帝的地位上,那就会产生一种对偶像般的爱,这样的爱不但会将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也会断送彼此的关系。   可怕的命令   多年来有许多读者对圣经的这个故事觉得反感,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认为这个故事的“道德”教训是,只要你相信某件事是上帝的旨意,那么不论做出什么残忍暴力的事都可以。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比克尔凯郭尔(S?ren Kierkegaard)讲得更生动了。他的《恐惧与战栗》(Fear and Trembling)一书就是根据亚伯拉罕和以撒的这个故事所写的。克尔凯郭尔最终的解释是,信仰就是非理性与荒谬的;虽然亚伯拉罕认为这个命令完全不合理,并且又违反上帝所有曾经说过的话,可是他还是顺服了这个命令。   这个命令对亚伯拉罕是完全非理性的吗?克尔凯郭尔对此故事的解释,并未考虑到在犹太人的思想与象征中长子有什么特别意义。在哈佛大学教书的犹太学者李文森(John Levenson)写了一本名叫《爱子的死与复活》(The Death and Resurrection of the Beloved Son)的书,他在这本书中提醒我们,古代的文化并不像今天的文化这么注重个人,当时人的期望和梦想绝不是个人的成功、富足与杰出。因为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而且没有人会脱离家庭而独立生存,所以他们所追求的都是为了整个家族。我们也必须记得古代关于长子的法律,即年龄最大的儿子会继承大部分的产业与财富,以保全家族不致失去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实玛利虽然年长,但并非亚伯拉罕的妻子所生,而是妻子的婢女所生。如果撒拉没有生下以撒,以实玛利就会是亚伯拉罕的正式继承人。】。   在我们今天这个注重个人的文化中,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和价值通常仅系于他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可是在古代,一个人及其家庭所有的期望与梦想,都落在长子的身上【John Levenson,The Death and Resurrection of the Beloved Son: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ld Sacrifice in Judaism and Christianit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这个要亚伯拉罕舍弃长子的呼召,就如同今日要一位外科医生放弃使用他的双手,或要一位视觉艺术家失去他的眼睛功能一样。   李文森解释说,我们只有回到那个文化背景中,才能了解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命令。圣经反复地提到,因为以色列人的罪孽深重,他们本该失去他们的长子——虽然他们可以借着日常的献祭(出埃及记22:29;34:20),或借着利未人在会幕的服事(民数记3:46-48),或借着在会幕中交给祭司的赎价(民数记3:40-41),而赎回长子的性命。当上帝因埃及人奴役以色列人而审判他们时,他的最高惩罚是取去他们长子的性命。他们的长子丧失性命,是因为全国与全家族的罪。这是为什么呢?乃是因为长子代表了家族。所以当上帝宣告说,以色列全国的长子都属于他,都要被赎回时,他乃是用文化中最生动的方式指明,地上的每个家庭都亏欠了永恒的公义——他们都有罪债。   要了解上帝向亚伯拉罕所发出的命令,明白以上这些说明是很重要的。如果亚伯拉罕听到一个像上帝的声音说:“起来,把撒拉杀了!”那么亚伯拉罕是绝对不会遵行的,因为那必定是幻觉,上帝不会要求他违背他所启示的公平和公义。但是当上帝说要他舍弃自己儿子的性命时,对他而言,那并不是一个不合理或有矛盾的陈述。请注意,上帝并不是叫亚伯拉罕走到以撒的帐篷里直接把他杀了,而是要他把以撒献作燔祭;这乃是指出亚伯拉罕欠了罪债,因此他的儿子要为全家的罪而死。   向山而行   虽然我们能够了解这个命令,但这并不会减少这个命令的可怕程度。亚伯拉罕所面对的是最终极的问题:“上帝是圣洁的,让以撒丧失性命的是我们的罪。但是上帝也是有恩典的,他曾说要借着以撒赐福给全世界。这位既圣洁又公义、同时也是满有恩典的上帝,要如何成就他救恩的应许呢?”亚伯拉罕并不知道这问题的答案,但他还是上山了。他的行动与另一位旧约圣经人物很接近,那人就是约伯;约伯虽然经历了许多无法解释的痛苦,但论到上帝时他却这样宣告:“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约伯记23:10)【有关约伯记23:10的解释,见Francis I. Anderson,Job: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Downers Grove,Ⅲ.:Inter-Varsity Press.1976),p.230。】   亚伯拉罕怎么能顺服上帝的呼召,一路向山而行呢?希伯来文的经文在此很巧妙地给了我们暗示——亚伯拉罕告诉仆人说:“(我们)就回到你们这里来。”(创世记22:5)从他的话看来,似乎他并不知道上帝会怎么做,而且他行路的时候也没有一副“我做得到”的很有意志力和自我打气的样子;相反,他在途中的态度是:“上帝会做的……可是我不知道他会如何做成。”上帝会做什么呢?他会除去长子所担负的罪债,但同时又能成就所应许的恩典。   亚伯拉罕在此并不是“盲信”;他并没有说:“上帝的命令真是疯狂,这可是谋杀啊!可是无论如何,我还是得去做。”相反,他的想法是:“我知道上帝既是圣洁的,又满有恩典。我不知道他要如何同时彰显这两点,但是我相信他会这样彰显。”如果他不知道自己在圣洁的上帝面前欠了罪债,他就会气愤地拒绝上山;而如果他不相信上帝是满有恩典的上帝,他也会因为受压的痛苦和绝望而无力前往——他就只会仆倒而死。   但是因为他知道上帝是既圣洁又满有慈爱的,所以他才能一步一步地向山而行。   最后,亚伯拉罕和他儿子看见了那献祭的地点。   他们到了上帝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创世记22:9-10)   就在这个紧要的时刻,上帝的声音从天上临到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   他在这生死关头回答说:“我在这里。”   上帝又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创世记22:12)   这时亚伯拉罕看到一只公羊,它的两角扣在小树中,于是他就用那只公羊来献燔祭,代替他的儿子。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的危险性   亚伯拉罕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呢?这件事包含了两方面:一方面是亚伯拉罕可能看得相当清楚的,而另一方面则是他可能不太明白的。   亚伯拉罕可能看得相当清楚的一面,是他知道这个考验乃是关乎要超越一切地来爱上帝,因此最后上帝对他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在圣经中,“敬畏”上帝并不是指“害怕”上帝,而是指“全心全意地委身”于上帝,例如在诗篇130:4中所说的,人“敬畏”上帝乃是因为经历到他的赦免之恩。“敬畏”乃是指在伟大的上帝面前,所存的那种包含爱和喜乐的尊崇与惊异。因此,上帝对亚伯拉罕所说的意思是:“现在我知道你爱我超过世上的任何事了!”这就是“敬畏上帝”的意义。   但这并不是说上帝要察看亚伯拉罕是不是爱他,因为全知的上帝当然知道每个人内心的状态;相反地,上帝让亚伯拉罕经过火般的考验,乃是要让他对上帝的爱能炼如“精金”。我们不难知道上帝为什么要用以撒来考验他:因为若不是上帝介入,亚伯拉罕必然会(或已经是)爱以撒超过世界上任何的事物;这样的爱将会变成偶像崇拜,而所有的偶像崇拜必定会带来毁坏。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帝对亚伯拉罕的这个极严厉的作为,其实是充满了怜悯。以撒是上帝给亚伯拉罕的美好礼物,但是如果亚伯拉罕不愿意以上帝为先,那么拥有以撒就不是一件稳妥的事。如果亚伯拉罕不需要在爱自己的儿子与顺服上帝两者之间作选择,那么他就不可能看出自己的爱会变成偶像崇拜。与此类似,我们也不容易意识到我们的事业会变成偶像,直到发生了一些状况,使我们面临要在诚实正直或事业受损两者之间作选择。如果我们不愿意为了遵行上帝的旨意而使事业受损,那么工作就成了我们的神明。   至于本章前面所提及的那位安娜女士,她要怎样回应上帝向亚伯拉罕提出的要求呢?辅导专家会建议她不要强迫孩子们去做他们没有兴趣的活动,她必须停止因孩子成绩不好而加诸他们的情绪化的惩罚,她也要容许他们有失败的可能性。以上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她还有一个藏在表面下的问题需要解决——她需要能够从心底说:“我想要孩子们完全成功和快乐的欲望是自私的,那完全是因为我自己需要有价值感。如果我真的认识上帝的爱,那么我就能接受不那么完美的孩子,也不会一直压迫着他们。”安娜必须把她的“以撒”放在祭坛上,让上帝成为她生命的中心。   安娜过度地操控自己的孩子,不仅显出她不愿意让上帝掌管她的生命,也显出她不愿意让上帝掌管她孩子的生命。她想象不到,上帝会对她的孩子有比她更有智慧的计划。虽然她绘制出一幅完美人生的地图(没有失败和挫折),但比起上帝为我们所预备的地图(有高低起伏之变化),其实是更有缺陷的人生计划。在生命中从来没有受过苦的人,不太能同情别人,也不太知道自己的短处和局限,忍耐困难的能力比较差,而且对人生会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正如新约圣经中的希伯来书所说的,所有上帝所爱的人,都必定会经历艰难(希伯来书12:1-8)。   安娜所追求的孩子的成功和对她的爱,其实是为了她的自我形象,远过于为了上帝的荣耀。虽然她理智上相信上帝,但她心中最深的满足则是要听到孩子们说:“妈妈,我所有的一切都要归功于你!”可悲的是,她可能永远也听不到自己想听的话;她过度地需要孩子们的肯定,却反将她最爱的孩子们推远了。她必须愿意让上帝居首位,借着容许孩子失败而把他们交托给他,并且在上帝的爱和旨意里找到平安。她必须跟着亚伯拉罕走到山上去。   亚伯拉罕走过了那段路,而且只有在那一经历以后,他才能正确并有智慧地爱以撒。如果以撒曾是亚伯拉罕人生中最主要的盼望和喜乐,那么他对以撒不是会管教过度(因为父亲要儿子能够“完美”),就是会管教不足(因为他不忍心让儿子不高兴),要么就是两者都有。如果亚伯拉罕过度溺爱以撒,那么当儿子令他失望时,他也可能会变得极端愤怒和残酷,甚至向他施暴。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偶像会使人变成它的奴隶。以撒的成功和他对父亲的爱,可能会是溺爱儿子的亚伯拉罕的唯一认同和喜乐,然而当他失去以撒的爱和顺服时,他就会格外地生气、焦虑和沮丧。但对以撒来说,他之所以可能会不爱和不顺服父亲,乃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够承担起做父母的偶像的角色。亚伯拉罕若有这些期望,那么他不是将儿子推离身边,就是扭曲甚至摧毁儿子的心灵。   因此,亚伯拉罕这次痛苦的上山之旅,便成了上帝在他身上长期工作的最后阶段,使得他从一个平常人转变成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今天世界上三个伟大的一神信仰——犹太教、+++教和基督教——都是以亚伯拉罕为始祖;全人类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口,都是以他为属灵的父亲。若不是上帝对付亚伯拉罕心中的偶像,就绝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代替的祭物   在这个有名的亚伯拉罕的故事中,包含了一些连亚伯拉罕自己都没看见的意义,或至少是在他的时代还没看清楚的。为什么以撒没有被献为祭?亚伯拉罕和家人的罪都还存在,难道这位圣洁、公义的上帝忽略了吗?不是的,其实是有一个代替的祭物,即那只公羊。但难道是这只公羊的血偿付了这个长子的罪债吗?也不是的。   在许多许多年以后,另一位长子在同一座山上被挂在木头上钉死了【在历代志下3:1,“摩利亚山”被用来称呼环绕耶路撒冷周围的众山,而耶稣基督就是在其中的一座山上被钉死。】。那时,在那加略山上,当上帝的爱子喊着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天上并没有声音宣告他将得拯救:相反,天父上帝在沉默中付了重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真正代替亚伯拉罕儿子而死的是上帝的独生爱子——耶稣,他担当了我们该受的刑罚。“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上帝面前。”(彼得前书3:18)保罗也明白以撒的故事的真正意义,因此他特意这样说到耶稣:“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马书8:32)   因此,这就是解决我们偶像崇拜问题的具体答案——我们不能紧抓着生命中那些会带来属灵危机的“以撒”,而需要把他们献上;我们要想办法不去紧抓着他们,或变成他们的奴隶。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在口里抽象地称颂伟大的上帝,就永远也办不到;我们必须知道且又确信,上帝非常疼爱、珍惜并喜悦我们,因此我们的心可以安息在他里面,因他必赐给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保障,并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但实际上该怎么做呢?   上帝看见亚伯拉罕献祭时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创世记22:12)当我们仰望他在十字架上所做的牺牲时,就更应该对上帝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有多爱我们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所爱的独生儿子,留下不给我们。”当我们开始知道上帝所做的事是何等伟大时,我们的心至终就更能交托给他,而不再依赖别的事物了。   唯独耶稣能使我们合理地解释亚伯拉罕的这个故事。上帝之所以能彰显他既是“公义的”(要求偿付罪债),又是“使人称义的”(赐下救赎和恩典)【见罗马书3:26。】,乃是因为多年后有一位“父亲”领着他的长子走上另一座“山”,名叫加略山,并且他为了我们全人类而把长子献为祭。我们若只靠自己的努力,是永远无法变得像亚伯拉罕那样伟大、勇敢、安稳;我们唯有借着信靠这位救主才能够办得到,正如这个故事所指出的。唯有耶稣为我们活、又为我们死,我们才能同时得到上帝无限的慈爱和圣洁,也才能绝对地肯定他爱我们。   你的上山之旅   想想我们生活中所充满的许多失望与困扰。如果你仔细地看看它们就会发觉,最令人痛苦的事往往都和我们自己的“以撒”有关。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事物是我们投资进去而盼望回收到某种程度的喜乐和满足的——可是只有上帝才能赐予人真正的喜乐和满足。而我们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候,也常是当我们的以撒,即我们心中的偶像,受到威胁或被拿走的时刻。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可以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选择心存苦毒和绝望,而且我们觉得自己有理由陷在这样的感受中:“我辛苦工作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爬到今天的地位,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一辈子做牛做马,就是为了让那个女人可以过好日子,但现在看看她是怎么对待我的!”我们可能因此觉得可以放任地撒谎、欺骗、报复和不顾原则地为所欲为,以纾解自己的痛苦,再不然就是一直活在消沉丧志之中。   另一种反应是选择像亚伯拉罕一样地向山而行:“上帝,我想你对我生命的呼召,可能是要我生活中没有这个我一向以为少不了的事物。但是当我拥有你,我才拥有了我真正需要且不会失去的财富、健康、真爱、荣誉和保障。”正如许多人所学到后又教导我们的:一直要到你只有耶稣而其他一无所有的时刻,你才会了解到耶稣才是你唯一的需要。   其实许多(或说大部分)东西是可以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把它们“贬低”到真神上帝的地位之下,这样它们就不再能控制我们,或让我们被焦虑、骄傲、愤怒和冲动所折磨。然而,我们不能存着错误的心态,以为亚伯拉罕的故事所讲的,只是要我们愿意割舍心中的偶像,而不是要真正地丢弃它们。如果亚伯拉罕上山时在想:“我只是要将以撒放在坛上,而不是要真正献上他。”那么他就没有通过这个考验!唯有当这些东西不再成为我们的偶像,即唯有当我们真心愿意在生活中没有它们,并且能够诚实地从心底说:“因为我有了上帝,生活就可以没有你了。”这时我们才能安全地把它们留在生活中。   有时候上帝要救我们,我们却感到他好像是要杀了我们似的。他借着这件事要使亚伯拉罕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从表面上来看,上帝对他非常残酷。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跟随上帝,似乎是“盲信”,但其实这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感恩的信心。圣经中有许多这样的人物故事,例如约瑟、摩西和大卫,当时上帝似乎抛弃了他们,但后来却显明其实上帝是在对付他们生命中那些会造成毁灭的偶像,而他们也只能在艰困的经历中去除这些心中的偶像。   耶稣也和亚伯拉罕一样,面对上帝的呼召时也有极剧烈的挣扎。他在客西马尼园里求问天父是否还有别的途径可行,但到了最后,他就全然顺服地走向加略山上的十字架。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天父为何许可一些坏事在我们身上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像耶稣所行的一样,在困难的时刻信靠他。当我们仰望他,因他为我们所做的事而欢喜快乐时,我们就会得着所需要的喜乐、盼望和脱离假神的自由,并且能在最黑暗和困难的时刻,跟随上帝的呼召。   (C1 end)   2. 爱情不是你全部的需要   爱的追寻   人类渴望真爱,这一直是许多歌曲和故事所歌颂的,但是在我们当代的文化中,爱情却被放大到令人震惊的地步。音乐剧中充满了许多阳光明媚的情歌,但也有一些歌曲显示出现代人所追求的爱情的阴暗面。在音乐剧《伴侣》(Company)的结尾曲“活着”(Being Alive)中,那位陷入热恋的男子说他所爱的女子会“太需要我……太了解我……把我缺点拉出来,把我拉进地狱里”。虽然如此,他仍坚持说,只有爱情能“支撑我活着,让我活着”,因此他不得不辗转于一段段耗竭心力的感情关系中,接着跳入下一段感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自己还活着。在“心醉神迷”(Bewitched)这首歌的歌词里,那位女子承认她爱上的是一个笨蛋,会让她失望,但她还是说:“我又再次狂野,再度被骗,再度成为又哭又笑的小孩。”她唱出了过度依赖爱情的实况——若没有任何的爱情,他们就会感到生命失去意义;即使是错爱也没关系。   在我开始牧会事奉时,认识了一位名叫莎莉的女士,她的不幸是长得太漂亮。她从童年起就知道如何利用美貌:起初她用美貌来操纵别人,后来别人反过来操纵她。她感到除非有男人爱她,否则自己就既软弱无力又会被人视而不见,结果她因为无法忍受孤单,甚至愿意和那些会虐待她的男人在一起。   她为什么愿意忍受这种对待呢?是因为她想要得到一种深度的肯定与接纳,但那只能从上帝那里得到,所以她最后就成了一个爱情的奴隶。今天我们有时也会听到人说:“我的老板把我当成奴隶了。”这样的说法不够严谨,因为虽然有的老板会让你的日子不好过,但若真把你当作奴隶来对待,是不会有界限的;他(奴隶的主人)可以任意对待你——打你、强暴你,甚至杀掉你。同样地,我们知道,当美好的事物对人的要求超过了恰当的界限时,它就变成了假神。举例来说,当你工作到健康受损,或为了工作的发展而触犯法律,你就是把工作变成了偶像;当你容让恋爱的对象利用及虐待你,或造成你对于病态的关系视而不见,你就是把爱情变成了偶像。偶像附带的作用,是会让你为了抓住它而失去信用,把粗暴的行为合理化,背叛其他方面该有的忠诚——它会驱使你违反一切美好和合宜的界限。崇拜偶像就是做它的奴隶。   圣经中有一个故事就描绘出人对爱情的追寻过甚反而使自己成为奴隶,那就是创世记第29章中雅各和利亚的故事。虽然那个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但实在与今天的情况极为相关。不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很有可能把爱情和家庭转变成假神,但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文化中,更容易错把爱情当成上帝,把它当成是最重要的东西,并且把我们所有的盼望和喜乐都建立在它上面。   弥赛亚的应许   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们看到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是要借着他的家、经由他的后裔来救赎世界,即在他之后的每一代中,都有一个孩子被拣选来承传这个谱系——他会与上帝同行,做一家之首,并且把信仰传给下一代。如此代代相传,直到亚伯拉罕后裔中的那一位弥赛亚出现。   亚伯拉罕生了以撒,多年以后以撒的妻子利百加怀了双胞胎,上帝预言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创世记25:23)意思是说双胞胎中的老二被拣选进入弥赛亚的谱系。但以撒无视此预言,偏爱老大以扫超过老二雅各。讽刺的是,这正是上帝借着呼召亚伯拉罕献上独生子之时所要拯救他脱离的悲剧性错误。因为以撒的偏心,以扫长成一个极为高傲、骄纵、任性和冲动的人,而雅各则长成一个愤世嫉俗、心怀苦毒的人。   在以撒年老时,他要把祝福传递给家族的下一代领袖,但他不想依照上帝的预言来做,而想把祝福传给以扫。这时雅各装扮成他哥哥的样子,来到几乎全盲的老父身边,从察觉不出有异的以撒那里接受了祝福。以扫知道这件事以后,发誓要杀雅各,雅各只好亡命天涯,逃到了旷野。   雅各的一生就此被毁,他失去了家庭和可承受的产业,很可能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父母了。雅各走向肥沃月湾的另一端,那里有许多他母亲的亲戚,他的外祖父也还活着,他希望在那里至少还能保住小命。   雅各的渴望   雅各逃到了他母亲的娘家,他们接受了他,而且他的舅舅拉班雇用他照管羊群。当拉班发现他有经营的才干时,就让他做管理的工作。他问雅各要什么工价来照管羊群,雅各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拉结。   拉班有两个女儿,大的名叫利亚,小的名叫拉结。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拉结却生得美貌俊秀。雅各爱拉结,就说:“我愿为你小女儿拉结服事你七年。”拉班说:“我把她给你胜似给别人,你与我同住吧。”雅各就为拉结服事了七年;他因为深爱拉结,就看这七年如同几天(创世记29:16-20)   这段经文的希伯来文字面意义指出,拉结有好身材,而且人又非常美丽,雅各为她神魂颠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尔特(Robert Alter)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希伯来文学学者,他指出经文里多处显出雅各是如何地为拉结疯狂、思爱成疾【Robert Alter,Genesis: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New York:W. W. Norton,1996),pp. 151-157.】。雅各愿意为她付上七年的工价,照当时的币值来说,这是极重的聘金,而“他因为深爱拉结,就看这七年如同几天”。到日期满的时候,雅各对拉班说:“日期已经满了,求你把我的妻子给我,我好与她同房。”(创世记29:21)艾尔特说,此处所用的希伯来短语是异常地赤裸、形象化,而且充满性的意味,非常不同于当时一般人所用的谨慎而保守的词句。   这相当于在今天,一名男子对女子的父亲说:“我等不及要和你女儿上床,现在你就把她交给我吧!”创世记的经文在此给我们描绘出的这个男人,已经在感情上、在性方面被他对一个女人的渴望弄得疯狂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雅各的生命是空虚的。他从未得着父亲的爱,又失去了爱他的母亲的爱,当然他也必定完全没有感受到上帝的爱和关照,于是当他看到了前所未见的美丽女子,必然会告诉自己说:“只要我拥有她,我混乱的人生就终于有一件好事了;只要我拥有她,万事必然大吉!”他心中所渴望的人生意义、肯定和接纳,都放在拉结的身上了。   雅各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异类。文化历史学家告诉我们,通常古时候的人不会为了爱情而结婚,他们多半是为了地位而结婚,然而今日的雅各并不罕见。   因《否定死亡》(The Denial of Death)一书而获得普利策奖的贝克(Ernest Becker),解释了世俗之人如何处理对上帝失去信心的各种方法。现代人认为我们乃是偶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并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被造的;但若是这样,我们怎么能感到自己的生命是重要的呢?贝克说,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他所谓的“天启型的爱情”(apocalyptic romance):我们盼望性行为和爱情能给我们一种超凡性和人生的意义,就像过去我们从对上帝的信仰中所得到的一样。他这样描述现代世俗化的人:   他还是需要有英雄感,需要知道他的生命在万物中是重要的……他还是得以信靠和感恩的态度连结于某种更高的、本身有意义的对象……如果他没有上帝,那他会如何做呢?首先他会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心理学家蓝克(Otto Rank)所说的“爱情法”……在他本性里面最深层所需要的自我荣耀感,现在要从其所爱的伴侣那里得着;因此他的爱侣便成为满足他内在生命的神圣理想,而他所有灵性和道德的需要,现在都系于一个人的身上……换句话说,他所爱的对象就是上帝……当人的世界观不再是相信上帝照管广大的信徒群体时,他就想要找到另一位有神性的“你”……【Ernest Becker,The Denial of Death(New York:Free Press,1973),p. 160.】我们把爱侣提升到上帝的地位,究竟是想要得到什么呢?我们想要得到的是救赎——不折不扣的救赎。【同上出处,p. 167。】   这正是雅各所做的,并且如贝克所指出的,这也是我们文化中千千万万的人正在做的事。我们社会中的流行音乐和艺术呼吁我们要一直这样做下去——把我们心中对生命意义和超凡性的最深需要,寄托在爱情上。流行歌曲告诉我们,“你什么也不是,直到有一天有人爱你”,而我们整个的文化对此都信以为真。我们不断地幻想着,只要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心灵伴侣,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伤痕就都会得到医治。但是当我们的期盼和希望真的达到那个程度时,即如贝克所说的“所爱的对象就是上帝”时,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情人、任何一个人,能够承担起这个角色,或有那种资格和生命,因此最后不可避免的结局,就是苦涩的幻灭。   爱情的力量   有人说贝克的文化分析已经过时了,因为我们现在是“一拍即合的文化”(the hookup culture),年轻人把性行为当作是平常、随便、不需要委身和负责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只要性,而不要有建立彼此关系的约会或是做男女朋友。为了要两性平等的缘故,女性们开始说:“在性事方面,我们也要和男性一样地享受。”朋友之间也越来越有“不动感情只要性”的情形【已有许多文章及书籍讨论这个细微的文化转变,见Barbara F. Meltz,“Hooking Up Is the Rage,but Is It Healthy?”in The Boston Globe,February 13,2007;又见Laura Sessions Stepp,Unhooked:How Young Women Pursue Sex,Delay Love,and Lose at Both(New York:Riverhead,2007)。】。因此能肯定的是,我们的文化已经不再需要从“天启型的爱情”中得到人生的盼望。然而一旦我们甩掉清教徒的信仰,就会以为性行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是你不要以为性行为没有什么。   美国普利策文学奖的得丰斯坦普(Laura Sessions Stepp)在她的《解脱》(Unhooked)一书中说,大多数的年轻女性并不能从这种“一拍即合”的关系中得着满足,虽然她们通常不会向同伴承认这一感受。此外,我们的文化极度注重外表的美丽和性感,但这一点却正好显示出“性行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看法不正确。在20世纪40年代,C.S.路易斯(C. S. Lewis)从他在英国的许多学术界朋友那里听到一种说法,即认为性只不过是像食欲一样,饿了就会想吃,所以只要认清这一点,而且只要随时想要有性的时候就能有,那么就不会再有人为了爱情或性而疯狂了。C.S.路易斯对此说大为存疑,因此就假设了一个情况来阐释他的观点:   如果你到了一个国家的戏院舞台上表演,所做的只是把一个有盖子的盘子端出来,并且慢慢地掀开盖子,而在灯光熄灭之前,让观众看到盘子上所放的一片羊排或是一条熏肉。如果你所做的这个表演能够吸引许许多多的人挤满了戏院,那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个国家的人对食物的渴望是有问题的……有一个评论家说,如果他知道有哪个国家的人很流行看这种食物的“脱衣舞”表演,那么他就会下结论说,这个国家的人都饿昏了。【C. S. Lewis,Mere Christianity,Book Ⅱ,Chapter 5.】   不过,路易斯继续说:我们并不是在性事上饿昏了,而是因为现在我们能有更多的性;色情业——就像是前面所说的那个表演——已经是上兆美元的产业了,可见我们对性和爱情的渴望是和肚子饿了想吃食物不同的。事实上性和爱情对我们有更深的意义。进化论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对性和爱情的渴望,是大脑的构造所造成的?而基督徒则认为,我们需要爱情是源于我们拥有上帝的形象(创世记1:27-29;以弗所书5:25-31)。这两种解释也许都是对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爱情对于人的心灵和幻想有着巨大的能力,因此也会过度地控制了我们的人生。即使是那些因为痛苦经验或害怕受伤而逃避爱情的人,实际上仍是被它的力量所控制。我曾认识一位男性,他说他对女性已经失望透顶,现在他只想有那种不需要委身承诺的性关系,而且他还夸口说自己再也不要受爱情的玩弄了。   而我则对他说:如果你那么害怕爱情,以至于不能拥有它,那么其实你的情况和一定要拥有它是相同的,都是爱情的奴隶。害怕自己不能拥有爱情的人,会逃避那些可能成为美好伴侣的对象;而认为自己一定要拥有爱情的人,则往往会选择不合适或会虐待自己的伴侣。如果你太害怕爱情,或是太迷恋爱情,都是让爱情变成有上帝般的能力,让它扭曲了你的观念和你的人生。   刺伤   雅各内在的空虚使得他对爱情这个偶像毫无抵抗力。当他说愿意为拉结工作七年——这工价是当时一般新娘聘金的四倍——无耻的拉班看出他因爱成疾的情况,于是就决定要占他的便宜。拉班回答雅各的话非常含糊不清,事实上他从没有说“好!一言为定”,而只是说:“我把她给你胜似给别人。”(创世记29:19)雅各想听到的答案是“好”,所以他以为拉班说的是“好”,但其实拉班的话并不是“好”,而只是说:“你娶拉结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过了七年,雅各就来对拉班说:“求你把我的妻子给我。”他们依照习俗举办了盛大的婚宴,婚宴到了一半的时候,拉班就把雅各的妻子带来交给他,但她脸上盖着厚厚的头巾。这时的雅各已经喝醉了,就与她同寝,行了周公之礼。但是“到了早晨,雅各一看是利亚”(创世记29:25)!   在大白天的太阳下,当雅各看到和他同房的结婚对象竟然是利亚,是拉结那个相貌平庸的姐姐时,雅各气得发抖,跑去找拉班理论:“你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拉班平静地回答说,按照当地的习俗,大女儿应该要比小女儿先出嫁;他又说,如果雅各愿意为他再工作七年,那么他乐意把拉结也照样给他。雅各既被刺伤又被陷害,只好臣服下来,为了娶拉结而再多工作七年,正如他为利亚所做的【为什么雅各没有直接拒绝这个明显而大胆的诡计呢?艾尔特(Robert Alter)再次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洞见。他说雅各所问的话:“你为什么欺哄我呢?”(创世记29:25)其中“欺哄”的希伯来原文和创世记第27章中说到雅各对以扫所做之事的用词是相同的;接着艾尔特又引用一位古老犹太拉比解经家所想象的对话,即雅各和利亚同房后第二天的谈话——雅各对利亚说我昨晚在黑暗中叫的是拉结,你为什么回说你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然后利亚回答说:“你父亲在黑暗中叫的是以扫,你也回答说你是,你为什么要那样对他?”雅各哑口无言,他体会到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滋味,因此只得温顺地接受了拉班的提议。】。   偶像崇拜所带来的毁坏   我们也许会感到奇怪,雅各怎么会这么容易受骗?其实他的行为是一种上瘾的表现。爱情在很多方面都会表现出酒或毒品的功能,使我们借以逃避现实的生活。前面我提到过一位陷在被虐待关系中的美丽女士莎莉,她曾对我说:“男人对我来说就像是酒,我只有在男人的拥抱中才能面对人生,也才能肯定自己。”另外一个例子,是一位老先生为了一个比他年轻许多的女人而抛弃妻子,他急切地努力隐藏他逐渐衰老的事实。还有一个例子,是一名年轻男子看上了一名女子,但当他们上过几次床以后,他就对她没有兴趣了;对他来说,女人只是让他感到自己有吸引力和有能力的必需品而已。我们的恐惧和内在的枯竭,使得爱情变成了一种麻醉剂,一种我们为自己下毒的方法。但上瘾的人总是会作出愚蠢和毁灭性的选择。   这就是发生在雅各身上的情况。在他的心里,拉结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救主”。他太想要、太需要拉结,以至于他只能看见和听见自己所想要看见的和想听见的,这就是为什么他这么容易就被拉班欺骗的原因。而日后因雅各对拉结的偶像崇拜情结,造成了他的家庭中几十年的痛苦:他夸赞和偏爱拉结的孩子过于利亚的,以致在所有的孩子心中埋下了骄纵和怨恨,毒化了家庭的体系。西方有句俗语描述恋爱中的人:“他俯身膜拜她所走过的地。”若真有这种事发生,那会造成多大的毁坏啊!   我们看到偶像崇拜如何毁了雅各的人生,但其实最大的牺牲者可能是利亚。利亚是姐姐,圣经只说了一个有关她的细节,那就是她的“眼睛没有神气”(创世记29:17)。有人推断说这是指她的视力很差,可是经文并不是说“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而拉结可以看得清楚”,而是说“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拉结却生得美貌俊秀”,所以“利亚的眼睛没有神气”很可能是指她有斜眼、斗鸡眼,或是某方面真的很不好看。所以,经文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利亚非常没有吸引力,而她一生都得活在超级美丽的妹妹的阴影下。   因此,她的父亲拉班知道不会有男人愿意下聘娶她,可能他已经想了很多年要怎么甩掉她,才能让拉结出嫁而带进大笔的聘金。拉班在雅各身上看到了解决这个经济问题的办法,他视此为一个大好的机会,就狠狠地捞了一笔。但是他所做的对利亚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只是显出她是一个父亲不要的女儿,现在又成了一个丈夫不要的妻子。“雅各……爱拉结胜似爱利亚”(创世记29:30);利亚是一个没有人要的女孩【因为当时大多数的婚姻都是靠父母安排,所以可能有许多女人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丈夫不要的妻子,因此这个故事可能会引起古代读者的直接共鸣。如果现代读者对于这种女人被男人买卖的故事感到不舒服,那么很重要的是请记住,整个创世记是以负面的笔调来描述这些事,正是在表达对这做法的不赞同。艾尔特在《圣经的叙事艺术》(The Art of Biblical Narrative)一书中说,如果你读创世记时觉得它是在宽容助长一夫多妻制、长子继承制、贩卖新娘的行为,那你就误会了;这整卷书中的多妻制都让人看到它所造成的破坏和伤害,它从来都是行不通的。你从创世记中也会看到族长制度习俗在家庭中所造成的悲剧,因此艾尔特总结说,创世记中的所有故事,都潜藏着反对古老族长制度习俗的用意。】。   因此,在利亚心中也有一个空洞,正如雅各心中的空洞那么大,而她现在也开始用雅各的方法来反应。她对雅各所做的,正和雅各对拉结、以撒对以扫所做的一样:她把心中的盼望,完全寄托在争取雅各的爱上。以下的经节可能会是你在圣经中看到的最悲哀的经文之一。   耶和华见利亚失宠(原文作“被恨”,下同),就使她生育,拉结却不生育。利亚怀孕生子,就给他起名叫流便(就是“有儿子”的意思),因而说:“耶和华看见我的苦情,如今我的丈夫必爱我。”她又怀孕生子,就说:“耶和华因为听见我失宠,所以又赐给我这个儿子。”于是给他起名叫西缅(就是“听见”的意思)。她又怀孕生子,起名叫利未(就是“联合”的意思),说:“我给丈夫生了三个儿子,他必与我联合。”她又怀孕生子,说:“这回我要赞美耶和华。”因此给他起名叫犹大(就是“赞美”的意思)。这才停了生育。(创世记29:31-35)【大多数的英文译本都会在经文注解中告诉你这些名字的意思。利亚生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她给他起名叫流便,意思是“有儿子”,因为她想:“现在我的丈夫会看见我了,他不会再对我视若无睹了。”但事实并不像她所期望的。接着她又生了第二个孩子,她给他取名叫西缅,意思是“听见”,这时她想:“现在我的丈夫可能终于会听见我了吧。”但是她仍未如愿。然后她有了第三个孩子,她给他取名叫利未,意思是“联合”,于是她想:“现在我终于给他生了三个儿子,我的丈夫应该会与我心心相连了。”】   她这是在做什么?她乃是要在传统家庭的价值中,寻找自己的快乐和认同。生儿子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法,特别是在那个时代,然而,这一切却都不奏效。   她把所有的盼望和梦想,都放在她的丈夫身上,她这样想:“如果我生了儿子,那么我的丈夫就会爱我,最后我就不会再有不快乐的人生了。”但是事与愿违,她每次的生产都把她更深地推进孤单的地狱中。每一天她都要痛苦地看到,自己最渴望的男人在另一个带给她终生阴影的女人的怀抱中。每一天都像有一把刀插在她的心头上!   无止境的幻灭   故事至此,许多现代的读者会好奇地问:“在这个故事中,谁是属灵的英雄?谁是我当效法的对象?这个故事的道德教训是什么?”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困扰,是因为我们通常把圣经当作一系列不相关的故事来读,并且认为它们各自有一些针对我们生活的“道德教训”。但其实不是这样,它们乃是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光景,上帝如何借着耶稣基督的来临和未来的再来,要解决和修复所有的问题。换句话说,圣经并不是给我们一个站在道德阶梯最高处的神明,向我们宣告说:“只要你们努力向上,过正直善良的生活,就可以爬上来!”相反,圣经再三地向我们展示一些软弱的人,他们不配得到上帝的恩典,也不寻求他的恩典,甚至连得着了恩典也不知感激。如果这就是圣经一系列伟大故事的主题,是所有个别经文所指向的,那么我们从雅各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呢?   我们所学到的是:我们的一生都有一个基调,那就是无止境的失望。除非你能了解这一点,否则你永远无法活出一个有智慧的人生。雅各认为,只要他能得着拉结,一切就都没问题了。他以为他是和拉结同房,但“到了早晨,看啊!竟是利亚”(创世记29:25,希伯来文的写法)。某位注释家针对这节经文说:“这就是我们从伊甸园起所经历到的缩小版的幻灭。”【Derek Kidner,Genesis: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Downers Grove,Ⅲ.:Inter-Varsity Press,1967),p.160.】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对利亚没有任何的不尊重(我们可从她身上学到许多功课),但这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我们的盼望是什么,到了早晨,看到的一定是利亚,绝不会是拉结。路易斯在《返撲归真》(Mere Christianity)一书中的相关描述再好不过了:   大多数的人都会知道,如果他们曾经省察过自己内心的话,他们所希望得到、所急切盼望得到的东西,是这个世界所没有的。世界用各式各样的事物要把它提供给你,但是那些承诺从未兑现过。当我们初坠爱河、初次想到某个国家或初次研究某个让我们感到兴奋的主题时,我们心中就会生出一些渴望,然而这些渴望却是婚姻、旅行或研究本身所永远不能满足的。在此我不是指一般所说的失败的婚姻、假期或研究事业,而是说即使在最好的婚姻、假期或研究事业中,也不能得到那样的满足。某些在我们最初渴望的时刻所抓住的东西,却在现实中逐渐褪色消失。我想每个人都会明白我所说的意思。虽然妻子是好妻子,旅馆和风景也都很出色,研究化学也还是个有趣的工作,但是有些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了。【C. S. Lewis,Mere Christianity,Book Ⅲ,Chapter 10.】   如果你像雅各一样是结了婚的人,而且把你最深的期盼和渴望加诸与你结婚的那个人身上,那么你的期望将会把他压垮。这种期望会有几百种方式来扭曲你和你配偶的人生。没有一个人——即使是最棒的人——能满足你灵魂中所有的需要,因此你将会本以为你是和拉结同寝,但起床时却总会发现那是利亚。这种无止境的失望与幻灭充满在人生之中,不过我们对于那些自己寄予重望的东西,感受会特别深刻。   当你最终醒悟,认识到这一点时,有四件事是你可以做的。第一,你可以责怪那些让你失望的事物,然后重新去寻找其他更好的事物。这是停留在偶像崇拜和属灵瘾癖中的道路。第二,你可以责怪自己和惩罚自己,而且对自己说:“我一直是一个失败者。我看别人都很快乐,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老是不开心。我一定有问题。”这是自暴自弃、活在耻辱中的道路。第三,你可以责怪全世界,而且说:“愿咒诅临到所有的异性……”让自己变得铁石心肠、处处怀疑、空虚。最后,你也可以如路易斯在“盼望”一文中所说的,把你整个人生的焦点转向上帝。他下结论说:“如果我发现自己有一种渴望,是世界上任何经验都不能满足的,那么最可能的解释,就是我是为着另一个(超自然而永恒的)世界所造的。”【C. S. Lewis,Mere Christianity,Book Ⅲ,Chapter 10.】   男性与女性的偶像崇拜   雅各追寻的是“天启型的爱情”,而传统型的利亚则是要借着努力生孩子而找到自己作为妻子的认同,但他们二人都陷入挫折之中。贝克如此解释:   这种以爱情来解决人类问题的失败,正是现代人感到挫折的很重要的原因……没有一种人类的关系能承担起上帝的角色……不论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将他(爱侣)理想化或偶像化,他都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出人间的败坏和不完美……当我们把爱侣提升到这个位置时,到底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们想要摆脱我们的过犯和我们的无价值感,我们想要证明、知道我们的存在不是徒然的,我们想要得到的是救赎——不折不扣的救赎。不用说我们就可知道,这是人类的伴侣所无法提供的。【Ernest Becker,The Denial of Death,pp.166-167.】   男性与女性两种以爱情作为偶像崇拜的不同形态,都走入了死胡同。我们通常说:“男人用爱来得到性,而女人用性来得到爱。”这句话就像其他所有带着“刻板印象”的描述一样,有它的真实性。然而雅各的故事显出,这两个假神都令人失望,因为雅各想以娶到美丽的妻子来肯定他的生命,他把心献给了拉结,但对她的幼稚和缺点却视而不见。利亚的假神不是性,因为她显然可以得到丈夫的身体,但却得不到他的爱和委身。她盼望与他成为“一体”,彼此心灵相依;但是他没有。她的生命因此被困在肤浅的关系和痛苦中。   在现代文化中,人们开始更多注意到许多女性成了“崇拜委身”的受害者。影评人达吉斯(Manohla Dargis)在《纽约时报》上评论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时哀叹,好莱坞一直以来给年轻女性的电影,都把她们描绘成“大部分的渴望都是停留在鞋子、婚礼及婴孩上”。这部电影中的一名女性在她头一次约会回家之后,打电话告诉朋友说,她觉得那晚的约会进行得很好,然而在同一时间,那个和她约会的男子,却在家里打电话给别的女人【达吉斯(Manohla Dargis)说,每次她看到电影肤浅地描述女性时,她就会问,电影《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1991)中的塞尔玛和路易丝会怎么做?她们是这样的女性:“穿着破牛仔裤并十分自信地主动追求男士……而且没有结婚的打算。”见Manohla Dargis,“Young Women Forever Stuck at Square One in the Dating Game”,New York Times,February 6,2009。】。   达吉斯正确地指出,那些以爱情和白马王子的盛大婚礼作为偶像的女性们,必将成为她们自己的渴望的奴隶。她鼓励女性要放弃她们常见的爱情偶像崇拜,而采取男性的版本。可是如我们之前所讨论过的,所有的偶像崇拜都会使人变成奴隶。男性的爱情偶像崇拜,会使他们沉溺于要独立自由,以便“拈花惹草”;而女性的爱情偶像崇拜,则如达吉斯所点出的,会使她们沉溺于要依赖人——容易受伤并受人支配。这两者都是奴役的形式,都使我们瞎眼,以至于无法作出智慧的抉择。并且两者都会扭曲我们的人生。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利亚的突破   在这个悲哀的故事中,只有利亚在灵性上有成长,虽然这只出现在故事的结尾处。让我们先看看上帝在她身上做了什么工作。希伯来学者注意到,在圣经中利亚所有的陈述都是在向耶和华(希伯来文是Yaweh)呼求,例如在创世记29:32中她说的:“耶和华看见我的苦情。”她是怎么知道耶和华的呢?   当时所有的文化对上帝或神明都有某些一般性的概念,而希伯来文一般用来称呼上帝的词是以罗欣(Elohim)。耶和华(Yaweh)这个名字则是上帝先对亚伯拉罕、后对摩西自我启示的名字——他自己告诉亚伯拉罕,他要借着他的后裔赐福全世界的人类。如果利亚知道耶和华,唯一的可能性是她听雅各说过他祖父所蒙的应许。虽然她正处在挣扎和困扰中,但她还是向这位施恩的上帝伸手求助。   在多年的生养孩子之后,她有了突破。当她生下最小的儿子犹大时,她说:“这回我要赞美耶和华。”在这句宣告中带有挑战,但和她从前生孩子时所作的宣告不同:这回她没有提到丈夫或孩子。显然最终她不把心中最深的盼望放在丈夫和孩子身上了,而是单单地依靠耶和华。雅各和拉班偷走了利亚的人生,但是当最后她把心交给耶和华时,她重新得回了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新郎   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上帝在她身上所做的工作,我们一定也要看看上帝为她所做的事。也许利亚对她最小的儿子有特别的感动,也许在她的直觉里知道上帝为她做了特别的事。上帝确实做了特别的事。当然,创世记的作者知道是什么事。她最小的儿子名叫犹大,创世记第49章告诉我们,有一位真正的君王要从他而出,那就是将要来的弥赛亚。上帝临到那个没有人想要、也没有人爱的女孩,使她成为耶稣的先祖。救恩来到这世上,不是经由美丽的拉结,乃是经由那没有人想要、也没有人爱的利亚!   上帝是不是仅仅在提拔弱势者呢?不是的!上帝赐给利亚的美好礼物包含更多的意义。圣经告诉我们,当耶和华见到利亚失宠,他就爱她。上帝的意思是说:“我才是真正的新郎;我是所有没有丈夫之人的丈夫,我是所有没有父亲之人的父亲。”这就是用恩典来拯救我们的上帝。   道德宗教上的神明喜爱那些成功和有卓越成就的人,他们想从道德之梯爬上天堂;但是圣经里的上帝却是从天堂下来,降临到世上完成救恩,赐给我们那不能凭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恩典。他爱那些没有人想要的、软弱的和不被爱的人。我们和他的关系不仅是君王和臣仆,不仅是牧人和羊群,更是丈夫和配偶;他被我们所迷住——即使没有人注意到我们。   这就是使我们胜过偶像崇拜的能力来源。世界上有许多人没有爱情的伴侣,他们需要听见主说:“我才是真正的新郎,只要你转向我,并且知道我现在爱你。世界上只有一双膀臂能带给你所有心中所渴望的,并且在时间的尽头等待着你。”   其实并非只有单身的人需要看见上帝是他们终极的配偶,已婚的人也一样需要看见这件事以拯救他们的婚姻,免得被那些只有上帝才能满足的期望所压垮。如果你结婚了,但盼望配偶能像上帝一样地满足你,那么他一定会不可避免地让你失望。这不是说你应该更少爱你的配偶,而是说应该更多认识上帝和爱上帝。我们要如何更深地爱上帝,才能让情人和配偶从我们那些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期望中得着释放呢?答案就是要仰望利亚的人生所指向的那一位。   没有人想要的人   上帝以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他真正是利亚之子。他成为没有人想要的人,出生在马槽,也没有佳形美容使我们羡慕他(以赛亚书53:2)。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翰福音1:12)。到了最后,所有人都弃绝了他,他甚至在十字架上向天父大声哭喊:“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   为什么他要成为利亚之子?为什么他要成为没有人想要的人?是为了你和我。他担当我们的罪,为我们而死。如果我们能够因见到他对我们的爱而深深地受到感动,就会使我们的心脱离那些虚假的拯救者;因为我们已经得救赎了,所以就不再需要借着追求一些事物或关系来寻找救赎,又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救主,就不再需要把别人制造成我们的救主。   唯一能解除心中过去之爱恋的方法,就是借助爱恋一个新对象所产生的驱赶力量……因此……如果只反映出世界上种种的不完全,是不够的;只示范出你所享受的事物会随风而逝,也是不够的……对你的良心说话,指出它的愚昧……也是不够的……相反地,要用各种合理的方法看看你的心有多爱他;他比世界上的一切更大。【摘自Thomas Chalmers,“The Expulsive Power of a New Affection”,这是19世纪苏格兰长老教会的一位牧师及政治家的讲章。】   有一天莎莉告诉我,她是怎么重新得回自己人生的。她的辅导员正确地告诉她,其实她在男人身上想要找的是认同、是“救恩”。她的辅导员建议她找一个工作,在经济上独立,以此来重建其自尊。她完全同意她应该在经济上靠自己站起来,但是她反对说要建立自尊。她说:“辅导员的建议是要我放弃一般女性的偶像崇拜,但要我采取一般男性的偶像崇拜。可是我一点也不想把自我价值建立在事业的成功上,那就像建立在男人身上一样。我要得到自由!”   她是怎么得到自由的呢?她从歌罗西书中看到保罗所写的话:“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基督……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歌罗西书3:3-4)在此她了解到,她的“生命”认同既不应该是男人,也不应该是事业,更不是别的事情;真正重要的不是男人对她的看法,或者事业成不成功,重要的乃是基督为她所成就的,以及他对她的爱。所以当她遇到对她有兴趣的男人时,她会在心中暗暗地说:“你也许是个不错的人,甚至可能成为我的丈夫,但你绝不会是我的生命;只有基督是我的生命。”就像利亚一样,当她开始这样做时,就得回了自己的人生。这种属灵的操练让她有能力设定界限,作出好的选择,最后也能够真正爱上一个男人的本身,而不仅是要利用那人来提升她的自我形象。   她回答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问的问题,如何才能过一个我们应该有的生活:我可以转向谁?谁是那位真正美丽、又能救我脱离所有假神的?这个问题就只有一个答案。正如诗人赫伯特(George Herbert)所写的:仰望在十架上的耶稣——“你是我的所爱、我的生命、我的亮光,唯独你最美丽。”【George Herbert,“Dulness”,The Complete English Poems,ed. James Tobin(London;Penguin,1991),p.107.】   (C2 end)   面具下的歌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